氫能被明確列入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。目前,中國大部分氫氣來自煤氣化或甲烷蒸汽改造,但綠色氫氣(來自可再生電力)是中國實現(xiàn)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。根據(jù)國際能源機構的數(shù)據(jù),中國目前有20個綠色氫氣項目正在開發(fā)中。
隨著用于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的電解機的成本下降,綠色氫在中國經濟中所占的份額預計將上升。氫氣委員會預測,電解質器的價格在十年內將下降70%至80%,從而大大降低生產總成本。
氫氣價值鏈的前景正吸引著中國大公司,包括太陽能制造商GCL,該公司正在放棄太陽能發(fā)電站資產,投資新的氫氣項目。該公司計劃在中國建設約40萬噸綠色氫氣產能,主要來自太陽能發(fā)電,并正在埃塞俄比亞投資一個規(guī)模大得多的常規(guī)天然氣對氫項目。GCL主席朱功山對路透表示:“我們正在重新定位自己,專注于一條新的賽道?!?/span>
然而,中國電解器產量上升與電解機需求實現(xiàn)的時間框架可能不匹配。
BloombergNEF預計,明年電解器的需求將在2GW之間,這是中國經濟增長推動的空前數(shù)字。同年,電解壓器的產能將達到10GW,到2024年將上升到16GW,從而造成供過于求,從而壓低電解質器價格,并促使進一步吸收電解質。
BNEF首席氫氣分析師馬丁·滕勒表示:“目前中國發(fā)生的清潔氫氣革命性事件。中國企業(yè)正競相表明自己遵守了中國的碳中和目標,推動電解質器市場,到2022年至少比2020年大9倍?!?/span>